比才歌劇~採珠者
Manage episode 426201506 series 2620141
林惠珍老師製作的歌劇「採珠者」即將在七月12、13、14在南港生計園區的多功能廳演出。
Voice to the world 節目,主持人介文,專訪由北藝大林惠珍老師製作,比才創作的第一部歌劇「採珠者」,其中幾位重要演出者, 楊勝安、王嘉琳、指揮吳岳衡。
《採珠者》是比才創作的第一部歌劇,作於1863年,腳本作者是卡雷和科爾盂,故事發生在遠古的錫蘭島,故事描述島上的新頭領祖爾加與漁人納迪爾共同愛著美女萊拉。萊拉喬裝來到島上,祖爾加要她立誓,只要保持聖潔,就可贈予高價的珍珠;反之則要被處以死刑。納迪爾發現尼姑就是萊拉,愛情之火重新燃燒,萊拉本來就愛著納迪爾,終於無法抑制情感,投入了納迪爾的懷抱。暗中監視的高僧努拉巴德(Nourabad)把他們抓獲,按誓約要處以極刑。動刑之時,祖爾加以點火吸引眾人注意,救了納迪爾和萊拉,為阻擋眾人讓他們逃跑,自己被捉住送往火刑場。
喬治·比才(GeorgesBizet,1838-1875),法國作曲家,生於巴黎,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《卡門》的作者。九歲起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。後到羅馬進修三年。1863年寫成第一部歌劇《采珍珠者》。1870年新婚不久參加國民自衛軍,後終生在塞納河畔的布基伐爾從事寫作。在音樂中他把鮮明的民族色彩,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衝突的交響發展,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於一爐,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。其它作品還有歌劇《采珍珠者》、《唐普羅科皮奧》
男中音/楊勝安 北藝大 音樂系 博士候選人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,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演唱碩士,聲樂由林惠玲老師啟蒙,曾師事曾道雄、楊冬春、李秀芬、Maitland Peters等教授,音樂詮釋師事Robert Kopelson與Thomas Grubb。
曾獲1999年師大音樂系協奏曲冠軍、2001年第一屆臺北德文藝術歌曲大賽青年組第三名、2002年第三屆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樂壇新秀優勝者、2003年第二屆永豐愛樂古典菁英獎之聲樂組永豐獎得主、2007年新逸星秀優選、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 President Awards、2009年聲樂家協會中文藝術歌曲大賽第三名。
多年來在聲樂的領域接觸到各種曲目,其中包括以德、法、義、英、西等語言演唱之歌劇、神劇、音樂劇、藝術歌曲及室內樂作品。除了傳統曲目之外,並致力開發新曲目,包括知名作曲家們不常被演唱的歌曲,以及探索鮮為人知的作曲家與他們的歌樂作品;同時,亦樂於和當代作曲家合作,充分理解創作過程的思想脈絡,提出演唱者的需求與限制,探索音樂的可能性與時代意義。
2011年旅美求學期間發現罹患罕見疾病,旋即返臺治療。休養期間歷經多次考驗,幸有音樂相伴,平日將練唱當作運動,並藉此檢視體能狀態;此外,因為自身經歷而對人類的心理狀態與情緒反應感到興趣,並將體驗融入歌唱之中。經過長時間的身心整合,再度正式重返音樂的懷抱,目前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候選人,師事李葭儀教授。
王嘉琳
德國斯圖加特音樂暨表演藝術學院 (Staatlichen Hochschule fii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Stuttgart)聲樂碩士 ,藝術歌曲師事Cornelis Witthoefft ,聲樂師事Francisco Araiza 與Kozaki Yasuko。負笈德國深造前畢業於台中新民高中音樂班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,先後師事陳美玲老師、林惠珍教授。曾獲選世界華人聲樂大賽新秀獎 。
自德國返臺後積極參與各類型的教學與演出 ,包括曾受德國台灣好海洋協會邀請 ,於德國柏林演出 《愛與希 望》音樂會;受德國斯圖加特樂器博物館邀請演出午間音樂會。於北藝大「關渡藝術節」參與貝里尼歌劇《夢遊女》飾演莉莎(Lisa)。與台北愛樂歌劇坊演出董尼才第《唐帕斯夸萊》飾演諾利娜(Norina)、普契尼 《強尼史基基》飾演內拉(Nella)、 莫 札 特《 可 愛 的 牧 羊 女 》 飾演芭斯蒂安 (Bastienne)、莫札特《後宮誘逃》飾演布隆黛 (Blonde)。與 台 北 市 立 交 響 樂 團 合作莫札特《劇院經理》飾演金嗓小姐(Madama Hlerz)、理查•史特勞斯《阿拉貝拉 》飾演咨典卡 (Zdenka) 、 小約翰•史特勞斯《 蝙 蝠 》 飾演阿黛拉 (Adela)。2022年於國家演奏廳舉辦《初次見面》王嘉琳聲樂演唱會。
目前為致理科技大學講師 、我們的合唱團指導老師。同時為台北愛樂歌劇坊歌手、大甲愛樂室內樂團歌手、遠東香格里拉茶軒歌手及日文藝術歌曲研究會會員。
吳岳衡
出生於1998年,台北。研究所及大學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39及35屆,分別主修指揮以及作曲,師事張佳韻及賴德和教授。
大學期間積極參與作品發表,曾於北藝大音樂廳發表合唱作品《十四行》,除嚴肅音樂外亦參與跨領域創作,曾擔任北藝大舞蹈、動畫系教授聯合視覺作品配樂、上海戲劇學院電影系畢業製作配樂、北藝大動畫系畢業製作配樂、政大傳播學院電影畢業製作配樂,此外也多次擔任美術系及新媒體藝術學系作品之聲音設計。
研究所以應屆雙榜首錄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、台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指揮組,申請通過並同時就讀於兩校。於求學階段即累積豐富演出與大師班經驗。曾於大師班受呂紹嘉、林望傑、林勤超、Maurizio Colacicchi等名家指導,亦受鄭立彬、王雅蕙、謝欣容、梶間聡夫等老師指導。
曾指揮活泉室內樂團於中山堂演出《歌劇百味系列~蘇珊娜與老處女》、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管絃樂團於中山堂演出協奏曲之夜、2022春夏系列《北藝大擊樂團2022春夏音樂會》於北藝大音樂廳、三校聯合作品交流音樂會於松怡廳、李宜錦教授學生協奏曲音樂會,亦曾與北藝大歌劇班合作演出《弄臣》、《友人弗利茲》、《採珠者》、《愛情靈藥》、《拉克美》,並擔任北藝大歌劇班指揮至今。
318 حلقات